形態特徵
普氏野馬屬大型有蹄類哺乳動物,體長約210厘米,肩高約110厘米,尾長90厘米,體重350千克。體型健碩,從比例上來說,頭部較大而短鈍,脖頸短粗,口鼻部尖削,嘴鈍,牙齒粗大,耳比家馬小而略尖。耳短而尖,口鼻有斑點。額發極短或缺如,不似家馬具有長長的額毛。背部平坦,有明顯深色背線,順脊柱由肩部向後延伸至尾部;四肢短粗,腿內側毛色發灰,常有二至五條明顯黑色橫紋,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稱“踏青”腿。蹄型比家馬小,高而圓。尾基著生短毛,尾巴粗長几乎垂至地面,尾形呈束狀,不似家馬自始至終都是長毛。
普氏野馬的染色體為66個,比家馬多出一對。整體外形像馬,但額部無長毛,頸鬃短而直立。體毛為棕黃色,向腹部漸漸變為黃白色,腰背中央有一條黑褐色的脊中線。鬃毛短硬,呈暗棕色,逆生直立,不似家馬垂於頸部的兩側。尾巴自尾基部開始長毛,上半部毛短,下半部毛長。
棲息環境
野生的普氏野馬棲息於緩坡上的山地草原、開闊的戈壁荒漠及水草條件略好的沙漠、戈壁。
生活習性
野馬性機警,善賓士;一般由強壯的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隻馬群,營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線到泉、溪邊飲水。三五隻或十餘只成群遊蕩。群體中的個體之間在進食之後常互相清理皮膚,一般呈相反方向站立,然後將頭伸到同伴的側身,輕輕地啃拭對方的耆甲、肩部、背側、臀部等。雙方啃拭的都是同一個部位,當一方改變部位時,另一方立即相應地改變,配合十分默契而完善。有時也進行自身的護理,包括打滾、自我刷拭和驅散蚊蠅等,特別是在沙地上。休息和睡眠有站立、腹臥和側臥等3種姿勢,但警惕性很高,稍有動靜便處於應激狀態。感覺靈敏,警惕性高,奔跑能力強,晝夜活動,但以夜晚為多。
以荒漠上的芨芨草、梭梭、蘆葦、紅柳等為食,冬天能刨開積雪覓食枯草。飲水量也很大。叫聲的種類也很多,爭鬥開始時發出聲調尖而單一的吼叫;失群時發出聲音洪亮而高亢的呼喚信號;感到某種滿足時,就發出輕微的喉音;當反感時則發出尖而細的聲音。更多的情況是打響鼻,表達的情感也十分複雜,大多為恐嚇對方,也有時是由於鼻腔內有異物、蚊蠅干擾、異味刺激或感冒患病等因素引起的。
分布範圍
地區滅絕:白俄羅斯、中國、德國、哈薩克斯坦、立陶宛、波蘭、俄羅斯聯邦、烏克蘭。
再引進:蒙古、中國。
繁殖方式
普氏野馬一年四季均可發情,但以春夏季為主。雌獸的發情周期為28-22天,持續時間為5-7天。發情時表現為精神興奮,食慾減退,煩躁不安,起臥不定,互相嗅聞等。
為了爭奪領群的地位,雄馬之間則昂首靜立,兩眼凝視,耳朵朝向前方,而後嘶叫、前蹄刨地、打響鼻、低頭小跑,鼻孔噴出粗氣,接近以後就互嗅抿耳,怒目而視,舉彈前蹄,發出尖銳而短促的吼叫,繼而豎起前身扭打在一起,其爭鬥的殘酷性和兇悍程度比家馬要強烈得多。雌馬之間也有一定的攻擊行為,主要是地位較高的經常表現出護食和阻止其他雌馬與雄馬交配。
交配前,雄馬和雌馬互相嗅聞會陰部和外生殖器,然後雌馬將臀部朝向雄馬,雄馬則輕咬雌馬的頸部或膝部,促使雌馬前進,然後進行爬跨,經過3-7次骨盆衝動完成射精。健壯的雄馬可以在30分鐘之內與2匹雌獸連續交配8次之多。雌馬的懷孕期大約為307-348天,翌年5-6月產仔。幼仔剛出生時為淺土黃色,2小時後即可吃奶。3歲左右性成熟,壽命為30歲左右。
人工圈養
早在普氏野馬剛剛發現後不久,一些俄、法、英等國的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就對蒙古野馬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起初,因普氏野馬難以捕獲,僅是一些頭骨和皮張被陸續運回歐洲加以研究和保存,經過幾度嘗試,發現成年野馬幾乎無法捕獲(它們十分機警,逃跑也特別快),於是人們選擇捕捉剛剛出生的小馬。1899年至1903年,共有總計50匹左右野馬被相繼運抵歐洲,成為了第一批由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
然而由於20世紀初期戰爭的影響,人工飼養的普氏野馬數量並未擴大,甚至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這些普氏野馬僅在捷克布拉格和聯邦德國慕尼黑二園還剩下不到20匹的數量,而這其中又僅有一半有繁殖能力,當前全世界飼養的野馬,幾乎全是這10匹3公7母的後代。唯一的例外就是烏克蘭阿斯卡尼亞·諾瓦野生動物園為了重建野馬群,除了從慕尼黑和布拉格買回幾匹外,還在1957年從蒙古的國家種馬場買來一匹真正野生的野馬(1947年捕獲)。
二戰以後,各國人工飼養的普氏野馬的數量持續增加,但由於整個圈養族群,追溯起源僅來自10餘匹野馬,故近親交配所引起的衰退現象十分嚴重。經過人們的努力,普氏野馬在全世界的圈養數量已達1500匹,但此問題依然存在。
種群現狀
1878年,沙俄軍官普熱瓦爾斯基率領探險隊先後3次進入準葛爾盆地奇台至巴里坤的丘沙河、滴水泉一帶捕獲、採集野馬標本,並於1881年由沙俄學者波利亞科夫正式定名為“普氏野馬”。由於普氏野馬生活於極其艱苦的荒漠戈壁,缺乏食物,水源不足,還有低溫和暴風雪的侵襲。而人類的捕殺和對其棲息地的破壞,更加速了它消亡的進程。在近1個世紀的時間裡,野馬的分布區急劇縮小,數量銳減,在自然界瀕臨滅絕。蒙古西部在1947年曾經捕捉到過1隻,當時送到烏克蘭的動物園飼養,此後就再也沒有發現過普氏野馬。
中國於1957年曾在甘肅肅北縣的野馬泉和明水之間捕到過1隻,1969年在新疆尚有人在準噶爾盆地看到過有8匹野馬組成的小群。1971年,當地的獵人看到過單匹的野馬。20世紀80年代初,還有人在東準噶爾盆地烏倫古河和卡拉麥里山之間的地域發現了野馬的蹤跡,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後來,新疆也時常傳來發現野馬的訊息,不過經證實,所看到的都是野驢。中國對野馬的存亡十分關注,1974年、1981年和1982年,由中國科學院、新疆大學等單位先後組織考察隊,深入到準噶爾荒漠、烏倫古河、卡拉麥里山、北塔山等野馬產地考察,並結合航空調查,力求找到野馬,結果令人失望。現在大多數人認為,如果自然界還有殘存的野馬,其數量也少到不能形成種群,因而不足以保證一個物種的生存,所以野生的普氏野馬很可能已經在自然界消失。
20世紀60年代,蒙古國首先宣布野生野馬滅絕,而中國內新疆作為普氏野馬的故鄉,也由於俄、德、法等國的探險隊不斷大規模捕獵,並將28匹馬駒偷運出境,加之國內大批捕殺,到20世紀70年代,新疆普氏野馬也基本宣布消失。到1985年,分布於美、英、荷蘭等112個國家和地區的存活野馬僅有700多匹,而且是圈養和欄養的。
1977年,三位荷蘭鹿特丹人創立了普氏野馬保護基金會,該基金會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將早前的普氏野馬血統記錄數據經電腦處理,建立起蒙古野馬血統記錄資料庫;二是首倡將普氏野馬放回歸大自然。
1981年,普氏野馬保護基金會開始購買普氏野馬,而且儘量挑選血緣較遠的野馬進行繁殖。1986年,該基金會開始和蘇聯科學院動物進化形態學和生態學研究所合作,預計到1988年合作研究出要在蘇聯和蒙古尋找尚存的適宜草原保護區。最終在蒙古境內建立了一個面積達24000英畝的胡斯坦奴魯草原保護區(1998年正式建立),並在1992年將第一批16匹蒙古野馬運往該保護區進行野外放養,由於進展順利,該基金會又在1994年、1996年分兩批各16匹蒙古野馬送往保護區,截至1998年1月1日,胡斯坦奴魯草原共有約60匹普氏野馬。正是在此基礎上,2005年倫敦動物學會正式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提出申請,將蒙古野馬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狀態由原來的野外滅絕更改為瀕危。
1986年8月14日,中國林業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組成專門機構,負責“野馬還鄉”工作,並在準噶爾盆地南緣、新疆吉木薩爾縣建成占地9000畝全亞洲最大的野馬飼養繁殖中心。隨著18匹野馬先後從英、美、德等國的運回,野馬故鄉結束了無野馬的歷史。
2018年9月27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向卡拉麥里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放歸15匹普氏野馬,6公9母。即普氏野馬在新疆的野外種群數量達到221匹。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列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